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成果推介
|

我国北方不同类型旱地农业综合增产研究

我国北方不同类型旱地农业综合增产研究

作者: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3-11-25    点击量:

  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研究提出我国北方不同类型旱农地区以粮食为先导,农牧结合、农林牧综合发展模式、丰产高效途径和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包括农业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的措施和建设优势产品商品基地方案;粮食增产综合配套技术和模式;调整产业结构、稳步发展畜牧业、林果配套技术;农牧结合、农林牧综合技术体系。
  2.研究建立以提高水分利用率为中心的旱地农业增产技术体系。包括:土壤耕作、施肥培肥、规范化栽培技术、粮经饲结合的种植制度,以及保水剂、蒸腾抑制剂的应用等,已形成综合技术体系。
  3.首次在我国北方主要类型旱农地区七省11个代表性试验点,按照总体设计和统一方法,系统地开展旱地农田水分状况及其调控技术研究,取得了一批可靠的基础数据,并对2000年和2020年不同类型旱农地区的降水生产潜力开发程度和粮食自给的前景进行了科学预测,提出了对策。
  将上述科技成果组装配套,在试验区、示范区、扩散区综合运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标志着我国北方旱地农业增产技术研究已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极大地丰富了旱地农业科学技术。
  与“六五”期间比较,6个试验区平均粮食单产提高7L 9%,农业总产值增加146.8%,人均收入增长144.8%,林草覆盖率由32%上升到42.9%,主要粮食作物水分生产效率提高到0.83kg/(mm·亩),高的达1.42kg/(mm·亩)。同时,示范、扩散面积已达534万亩,与“六五”期间比较,粮食单产增加41%,人均收入增加96%。5年累积增加粮食产量13.3亿kg,新增产值17.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