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地方优质黄羽肉鸡品种多、饲养广、肉质鲜美,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而且每年出口港澳地区3000万羽以上,在东南亚、日本、南韩等国也享有盛誉,但地方鸡品种繁殖性能差、牛长缓慢。耗料多、周期长、效益差,为此.本成果根据现代遗传育种学原理。应用综合指数选择理论,加速选育进程。成果主要内容包括:
选育的5个品系整体生产性能达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石岐黄鸡500日龄产蛋量达176.9枚,杏花鸡94枚,油鸡128枚,霞烟鸡134.5枚。矮脚黄鸡175枚。早期生长速度、繁殖性能都有较大提高,体型毛色趋于—致。
筛选出的三个最佳配套组合,其生产性能达到和超过原定指标,达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父母代母鸡500日龄产蛋量18l枚,商品鸡90日龄平均体重1882~204.7克,饲料
报酬1∶2.85。
在肉质成分分析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初步查明了优质黄鸡和快大型AA鸡在风味化合物成分和鲜味成分上的差异,使优质黄鸡的研究达到一个新水平。属国内同类研究的首创,在黄鸡育种研究上取得了突破。
首次在我国培育出含dw基因的矮脚黄鸡新品系(矮小型黄鸡、黄羽D型矮洛克鸡)。纯度高、遗传性能稳定、性能优异,与同类鸡相比,省料14%~20%,产蛋数增加10%,单位饲养面积增加20%。
中试推广面大,经济效益显著。五年来,良种已推广到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共推广父母代种苗46.35万只,商品代苗鸡110万羽,优质白条鸡18万羽。共创产值994万元,利润273万元。由父母代场生产商品苗鸡4635万羽,可向社会提供商品肉鸡4270万羽,总产值73320万元,社会效益达9186万元。其中出口创汇1682万美元,并为我国家禽地方品种的保存和利用探索出一条新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