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研究成果:
一、总结、确立了一套集动物行为学、生理学、香味化学平衡理论,高新化学测试与动物生产为一体的诱食剂开发研究。
二、畜禽诱食剂:通过科学而严谨的动物食性偏好行为试验,筛选动物所喜爱的香型。同时根据产品的稳定性和产品必须兼顾动物的偏好和人的喜好的原则,确定产品的香型。通过加入天然香原料,增加定香剂,调整高沸点和低沸点原料的比例,有效解决了香气挥发与留香的平衡,使产品耐受高温制粒,而香气损失降至最小。通过加入葡萄糖、柠檬酸、鲜味剂等使香气与味料比更加科学,更加接近天然的饲料风味。
三、水产诱食剂:提出将各种原料通过透析方式观察虾集群数,或与饵料拌和观察虾抱食、鱼抱食所需要时间的行为生理试验来判定其诱食效果。在用海产动物和水产加工下脚料制备游离氨基酸时,首次提出的对鱼虾诱食能力强的丙氨酸、甘氨酸和脯氨酸的含量高低来确定加酶加酸水解工艺和最佳条件。
四、诱食剂分析方法研究。1.提出了一套可覆盖不同动物、不同生产阶段和不同生产厂家诱食剂产品的味料、香气有效成份的检测目标体系及与之对应的一套检测方法。2.提出的畜禽诱食剂大多是六七个碳原子含氧有机物的概括,对香气组分的提取检测方法选择具有指导意义。3.利用顶空进样毛细管色谱模拟动物嗅觉,对诱食剂香气的势稳定性和贮放稳定性进行评价。4.提出糖精与糖精钠的测定方法、超声提取香气物质等具体的检测方法。项目研究的成果已转让了十家企业,据五家企业不完全统计,从1996~1998年间,共创新增产值5717万元,实现利税1662.9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