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研究针对我国绿豆优良品种缺乏、生产用种混杂退化、育种工作起步晚基础差等问题 ,有目的的引进亚蔬绿豆资源,组成全国绿豆科技应用协作组,采取引进、鉴评、研究、利 用、创新与繁育推广一条龙的技术路线及穿梭育种、联合鉴定试验方法而完成。
1.从230份亚蔬绿豆品种(系)中筛选出一批集早熟、大粒、直立抗倒、成熟一致不炸菜、抗 叶斑病于一体,在我国4600多份地方绿豆资源中罕见的优异种质。
2.研究了亚蔬绿豆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及应用特点,选出VC2917A、VC2719A、VC1562A、VC276 8A、VC1973A、V1381和VC4503A7个优良亲本材料。
3.用亚蔬绿豆作亲本培育出中绿2号、豫绿2号、冀绿2号、潍绿1号、南绿1号和晋绿1号6个 新品种,92-53等31个优良品系,90-42等42份有特殊利用价值的新种质,填补了我国绿豆杂 交育种的空白。据不全统计,1993-1998年累计种植1436.86万亩,新增产2.4亿公斤,新增 值7.14亿元。其中1998年445.6万亩,占全国绿豆总面积的40.0%以上,实现了第二次全国性 绿豆品种更新换代。
4.首次建立并完善了我国绿豆品种改良技术体系,包括杂交、后代处理和北方地区一年两代 繁育技术。
5.研究总结出适合我国耕作的绿豆麦后复播和与其它作物间套种的丰产高效合理模式及关键 技术,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6.编辑出版《亚蔬绿豆科技应用论文集》、《中国绿豆科技应用论文集》,《绿豆》和《减 灾救灾作物生产技术》中“绿豆”部分,丰富了我国绿豆文献。
7.目前上述6品种推广度仅达61.9%,估计1999-2000年还能推广885万亩,再增益3.6亿元。 另外南绿1号、晋绿1号刚通过审定,几个新品系正进行全国及省级绿豆区试或生产示范,即 将提供生产利用,会产生出现大的经济效益。我国有上亿亩玉米、棉花、甘薯和幼龄果树地 ,可与绿豆间套种,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这些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利用,将对我国高效农业 的持续发展产生重大促进作用。绿豆育种体系的创建,杂交技术的改进,将在今后绿豆科研 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